• 设为主页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繁體中文版
  • ENGLISH
  • 首    页
  • 走进正觉
  • 新闻公告
  • 祖庭建设
  • 朝圣专栏
    • 朝礼九华
    • 朝礼五台
  • 佛教文化
  • 禅修茶道
  • 书画院

最新推荐

  • 山东省宗教事务条例
  • 《宗教事务条例》
  • 淄博市非遗保护中心领导实...
  • 博山正觉寺壬寅年结夏安居
  • 博山正觉寺新春助老
  • 《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...
  • 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...
  • 禅茶音乐会chanchayinyuehui
  • 图说正觉tushuozhengjue
  • 公益慈善gongyicishan
  • 健康素食jiangkangsushi
  • 修行方法
  • 修行开示
  • 修行日课
  • 慧海拾珍
    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/修持法要 /修行开示 /能行长老:受持三皈五戒 奉行十善六度

能行长老:受持三皈五戒 奉行十善六度

2018-05-22 21-09-31  来源:博山正觉寺  作者:能行长老  点击:次


    怎样才能入佛门成为居士呢?首先,皈依三宝(即佛、法、僧)。佛是觉而不迷,法是正而不邪,僧是清净无染。佛、法、僧是梵语,译汉语,即觉、正、净。皈依佛法僧三宝,也叫常住三宝。


    另外还有自性三宝,就是每个人本来都有的,叫自性三宝。自性佛就是觉而不迷,自性法是正而不邪,自性僧是清净无染。我们每个人都具足的,叫自性三宝。


    佛门弟子皈依了佛门,这才是修行的开始,不受戒是不行的。有许多人皈依佛门不受戒,这是一种误区,是不对的,因为只有受戒才能修行。我们说戒、定、慧三学呀,


    戒是基础,是前提,由戒生定,由定开智慧。释迦牟尼佛临灭度的时候,阿难尊者问他:佛在世我们以佛为师,那么佛灭度以后我们以谁为师呢?佛回答说:波罗提木叉。印度语,就是以戒为师。无论出家在家都要以戒为师,要严持戒律。


    五戒是:第一不杀生;第二不偷盗;第三不邪淫;第四不妄语;第五不饮酒。戒有遮、舍、持、犯,即:戒可以遮,可以舍,要持戒,不可以犯戒。


    虽然戒可以遮、可以舍,但是舍的时候要知道怎么舍,遮的时候应该怎么遮。要记住不可以不遮、不舍,就做不该做的事。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戒律的含义,严格持戒才能修行。


    除了三皈五戒之外,还要修十善。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又增加五项,分身口意三方面。


    身三善就是五戒中的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。口四善是不妄语、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。意三善就是不贪、不嗔、不痴。贪是贪婪,贪欲;嗔是发脾气,生气;痴是愚痴。我们不要愚痴。怎么样能做到不愚痴?学佛,诵经,到佛经里头找智慧。实际上我们的智慧本来具足的,因为无明,被掩盖住了。怎么办呢?修行。打坐诵经,到佛经里来找智慧,来端正我们的见解。八正道啊,正见是第一位的,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正知见,做一个正信的佛门弟子,这个非常重要。


    要修五戒十善。修五戒十善能让我们做个好人,能提高我们的人格,将来受人天福报。要想了脱生死,跳出六道轮回,要修六度,也叫六波罗蜜。


    六度的内容:第一布施;第二持戒;第三忍辱;第四精进;第五禅定;第六般若,也叫智慧,这就是六度,也叫六波罗蜜。


    遵守五戒,力行十善,勤修六度……即是解脱之门。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,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。依普贤菩萨之行愿、观音菩萨之慈心、文殊菩萨之智慧、地藏菩萨之愿力,使我们精神升华到最高的境界,做一个优秀的三宝弟子,证到无生法忍,达到圆满解脱。

分享按钮
正觉网     中国贸易报 佛教文化     华人佛教—凤凰 网     大渡网
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备案号:鲁ICP备18032971号    公安备案号:37030402000864号    电话:0533-4205918 传真:0533-4208918